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山上劇場」變更保護區 優人神鼓自行撤案

環境資訊電子報
環境資訊電子報刊頭
2014年5月30日

「山上劇場」變更保護區 優人神鼓自行撤案

劉若瑀和林子凌

台北市都委會29日上午召開659次委員會議,其中包含「優人神鼓」申請將保護區變更為文化景觀保存區一案。此計劃遭民間批判為「下一個慈濟」,痛批與內湖慈濟案如出一轍,以慈善、文化之名,大開變更保護區之門。在此爭議下,優人神鼓在會議開始前,便發出撤銷申請聲明書,表示基於保護區變更的敏感性與完整性等問題,願意撤案,但也懇請市府與各級單位協助其另覓新地點。

» 閱讀全文

  

「綠適居協會」運用大自然 創造小自然

綠適居協會內的溫濕度計

在這天氣越來越炎熱的5月,走進綠適居協會辦公室,竟沒有一點悶熱。坐在客廳的桌旁,也完全不因室內沒開燈而有陰暗或照明不足的感覺。如果再在室內到處繞繞仔細瞧瞧,會發現許多巧妙的小機關,正透過這個世界的定律:基礎的簡單物理學,引導運用著大自然,衍生著屬於室內獨特的小自然。

創辦人邱繼哲以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之三個基礎指標做為設計原則,以小幅度但整體性的方式改造了室內的通風環境,就是要讓室內環境可以藉此引進自然的新鮮空氣,透過這樣的自然換氣,以代謝掉室內的溫度、濕度及二氧化碳,讓在室內活動的人能夠待的更健康舒適。

» 閱讀全文

美沿岸海星持續暴斃 科學家仍毫無頭緒

暴斃的海星

美國出現了「海星消耗性疾病」。研究人員雖已排除真菌和特定寄生蟲的致病可能,但真正的病因還是個謎。研究人員在5月初表示已排除一些可能的病原,包括真菌、特定寄生蟲和微生物,他們正在仔細檢視病毒或細菌是否為罪魁禍首。

» 閱讀全文

剛果盆地發現面積和英國一樣大的泥炭沼澤

剛果盆地發現面積和英國一樣大的泥炭沼澤

英國科學家Simon Lewis為了研究泥碳,在非洲最偏遠又危機四伏的叢林沼澤地跋涉3周,結果竟發現一處面積和英國國土一樣大的泥碳沼澤。

專家初估剛果共和國的巨型沼澤含有數十億噸萬年歷史的泥碳。研究這些富含碳的沼澤物質,便能瞭解中非過去千年間的環境變遷。因為當地政治動盪和地處偏遠,中非的環境變遷史一直是科學界未能一探究竟的領域。

» 閱讀全文

綠色人物|江鳳英──以環保和誠實打造社區亮點

誠實商店

台中南屯楓樹里,有一爿無店員看店的誠實商店,引來觀光客好奇探訪。這個里因舊時一棵大楓樹得名,即便近來附近的7期豪宅屢創房價高點,寧靜閒適的楓樹社區,仍保持原來的生活步調,打造文化價值。這背後的推手,是嫁到這裡近30年的媳婦──台中市楓樹腳文化協會理事長江鳳英。

» 閱讀全文

繼續「看見台灣」| 從灣寶畫面談土地開發案

以灣寶為題材的繪本

《看見台灣》以壯闊的空拍景致驚艷全台民眾,看見美麗之外,更帶觀眾俯瞰台灣土地那深的見骨的破壞傷痕。在震撼、痛心之下,為了不讓觀眾過於絕望,貼心的齊柏林導演以幾段友善土地的實際行動作結尾。

其中一段是苗栗灣寶地區的洪箱女士與眾人彎腰種田的畫面,一般觀眾看著有機農田欣欣向榮,會為灣寶的豐收感到開心;但了解背後故事的人,則會因看著捍衛土地一路艱辛至今的洪箱女士爽朗身影,感到不捨和心疼。驕傲開懷的站在農田上的農人們,不知因著對土地割不下的愛,曾付出多少心力上街抗爭;為了守住腳下那片踏實,更為台灣留得一片養活眾生的農地。

» 閱讀全文

綠色電報|電從空中來 新世代的風力發電機

Altaeros Energies 開發的「浮力空中風機」(Buoyant Air Turbine, BAT)

大家一定都知道富蘭克林由放風箏而發現電的故事。只是這種飄忽不定的雷電無法為人們所利用。現在工程師們正嘗試另一種從空中取得電的方式:將風力渦輪發電機送上天空。Altaeros Energies 開發的「浮力空中風機」(Buoyant Air Turbine, BAT)目前已接近商業運轉。它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在直徑大約10公尺的風洞型氣球中充滿氦氣,氣球的中央架設風機並透過纜線將產生的電力傳送回地面。

» 閱讀全文

公共論壇|懇請蘇治芬縣長當雲林的陳定南:這是您心中的雲林發展嗎?

拚公投,顧健康

當年,經濟部核准台塑六輕廠計畫,宜蘭縣議會公開表示歡迎,然而,縣議會的片面宣稱很快便遭地方民眾抗議「宜蘭縣議會輕率通過『歡迎台塑企業來宜蘭設置六輕立場案』」,陳定南縣長也在宜蘭縣議會的台塑六輕設廠案之專案討論會上正式表態:「宜蘭縣政府反對,並盡力制止台塑六輕來宜蘭縣設廠!」

而今,雲林所面對的台塑六輕是已經存在將近20年、危害全縣化全台化的石化大怪獸!但是,雲林縣議會看似充滿了質詢六輕的畫面,實際上,個個背後有著和六輕資方直接或間接之密室交易、政商聯盟或利益關連,難怪流傳著「台上罵越兇,台下拿越多」之說法?

» 閱讀全文

近期活動 x 行動參與

» 活動訊息託播

推薦讀者回應 |手作步道──讓動植物與人共享的小徑

狐九尾:在台北我最愛去走親山步道,但有些步道過於人工化,比如四獸山步道像是「有坡度的公園」,感覺就是很奇怪,而且下雨時因為濕滑會很危險,那時候我的護照幾乎要蓋滿了...但自從擎天崗及魚路風景好太多了,就不再走親山步道!也許台北人不見得關心,但我真的好懷念那時走步道的樂趣!

» 閱讀全文

訂閱 / 退訂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 入Facebook粉絲團 |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Tel: (886)2-29332233‧ Fax: (886)2-2933-2120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 、詹嘉紋、賴品瑀、吳岱芝、洪郁婷、鄒敏惠‧網編:鄒敏惠
※ 感謝 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 徵信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