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7日 飛驒古川町老鎮導入新視野 里山魅力不斷
在日本環境省推動里山相關法令中,有幾個先行計畫正在累積經驗,其中飛驒古川町的經驗逐漸為國人熟知。「美ら地球」創辦人大田拓(Taku Yamada)也於近日受邀,分享近5年飛驒古川町的發展。這個純樸古風的城鎮,正以其歷史傳統、里山風景,逐漸成為旅人口中「率性、很酷的鄉下」。 2014選舉 × 環境|挺食安 媽媽站出來 張明麗用參選攪清政治餿水油
下午1點,來到基隆七堵的綠黨議員候選人張明麗辦公室時,她正在簡單的廚房裡準備午飯。 從七堵火車站沿著光明路走來,可以發現其他大黨候選人的競選海報懸掛於十幾二十層的高樓,很醒目,遠遠就能看到。 張明麗的競選海報也不低,掛在這幢透天厝2樓的高度,比較靠近建築物了才看得到。 環評施行細則修正 擬新增中央、地方分工表
環保署16日召開「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第二次公聽會,環署綜計處表示, 此修訂強化了環評程序,讓中央和地方權責明確化,同時也補強了公眾參與及資訊公開。但因認為放寬了多數新增與修定法條,與會環保團體強調,不能將環境敏感區的開發環評下放到地方政府,否則災難將會加劇,同時也要求召開行政聽證會釐清爭議。 商業性農業急速毀林 調查:近半數是非法
非營利組織森林趨勢(Forest Trends)警告,近期的熱帶雨林砍伐有近半數是商業性農業的非法砍伐。國際上對牛肉、皮革、大豆、棕櫚油、熱帶木材、紙漿和紙的需求,導致森林以驚人速度被砍伐消失。 商業性農業的全球市場每年總值達610億美元,這段期間熱帶雨林砍伐總量達200,000平方公里。也就是說,這段期間每分鐘有5座足球場的熱帶雨林消失。 對抗氣候變遷 把森林還給在地社群吧!
環境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與「權利與資源行動組織」(Rights and Resources Initiative,RRI)共同發表研究指出,由當地社群合法管理的森林,砍伐率明顯較低。各國政府未能強化地方土地使用權與相關法律,將失去對抗氣候變遷的契機。 導讀國家地理|依戀與展望:回顧美國荒野保護半世紀
跟著拉維恩在樹林中移動的同時,我在心裡想,為什麼人類對荒野的依戀永不止息,而「荒野」一詞在今天又代表了什麼意義。 《荒野保護法案》歷經60多次的草案修正才得以通過。法案中對荒野的描述帶著讓人驚喜的抒情意味:「荒野,是一片土地和生命群落都不受人類干擾的區域;在那裡,人類只是過客,不會停留。」 1964年,美國詹森總統為了讓後代子孫「看見世界最初的模樣」,簽署了《荒野保護法案》。半個世紀後,我們看見了嗎? 公共論壇|加強國際管理 許黑鮪一個10年復育願景
筆者曾全程參與黑鮪資源的科學會議及管理會議,黑鮪和其他生魚片鮪類不同,受北太平洋環境影響很大,過去黑鮪數量曾劇烈變動,因此科學家一直到前年才有共識,現在的產量低代表著過度捕撈後的資源崩潰,親魚數量剩下不到人類開始捕撈前的6%。 而9成以上的影響是來自日本、墨西哥和韓國的大量捕撈幼魚(30公斤以下),台灣和日本捕撈成魚的影響僅佔2%。以簡單數字來說,就是台灣1年捕撈約千餘尾成魚,而日、墨、韓3國1年就捕了百萬尾幼魚,這些幼魚好不容易撐過死亡率最高的稚魚時期活下來,但還沒機會生產下一代前就被捕。 近期活動 x 行動參與推薦讀者回應 |天災助長人禍? 研究指IS衝突與氣候變遷有關許世旭:今年4月一部有關氣候變遷的紀錄片Years of Living Dangerously就分析敘利亞內戰跟該國自2006年以來多年大旱的關係。 由於敘利亞境內原就收容高達百萬的伊拉克難民,阿塞德政府根本無力處理因旱災湧入的難民,進而造成社會不安與政治動盪,最後引發內戰(當然不是唯一原因)。 2008年美國駐敘利亞大使館發給美國國務院的電報就曾經提出類似的觀察與預測。另外由於敘利亞乾旱的農業區在東北部,與伊拉克摩蘇爾地區接壤,有分析認為部分基本教義派難民往東進入伊拉克並且加入IS。 訂閱 / 退訂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 入Facebook粉絲團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