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因國光石化的開發案,串起我們與白海豚、濁水溪及彰化沿岸的聯繫;2011年4月,開發案擋下來了,卻難保證西海岸的平靜。今年(2014)年4月,官方、學界、民間組織及在地居民持續為台灣白海豚及彰化海岸濕地努力。 歷經6年,林務局預告劃設「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範圍涵括4縣市,總面積高達76,300公頃,將是台灣第一座海上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4/28~5/2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成功大學海洋生物鯨豚研究中心與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召開白海豚十年回顧國際研討會,邀請國際「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團」來台,針對台灣白海豚的復育計畫提出實質建議。除對「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給予正面鼓勵,也建議應擴大重要棲息環境範圍、持續關注威脅台灣白海豚生存的問題,包括:汙染、河口淡水注入減少、水下噪音、棲地破壞及魚類資源缺乏等,採取更積極、實際的作為。 有健康的海洋,才有健康的海豚,才有豐收的漁獲,才有幸福的人民,保育與經濟從來不是對立。 民間團體為了緩衝海洋保育與漁民間的緊張關係,由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台中市惠來遺址保護協會、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等環保團體,以及立委田秋堇,將集資改建環保弘法師粘錫麟老師故居為「 環保弘法師粘錫麟老師與白海豚媽祖紀念館」,做為作為白海豚保育、研究、教育基地,並設立環境運動文獻館,預計近期開始籌募改建資金。 4/26由彰化縣政府主辦的「彰化海岸濕地願景工作坊」,邀請地方居民、各界代表,一起思考彰化海岸濕地的未來。參加者來自各行各業,幾乎都有過反國光石化的經驗,反思在現有傳統產業基礎下,未來發展可以保障健康,又不污染環境,讓居民可以安居樂業的可能。 濕地法實施、白海豚重要棲息地劃設後,保育議題並未停歇,需要各界繼續努力,除要求政府劃設後需嚴格執法外,也需進一步與在地溝通,由下而上深化保育觀念,發揮海島子民的責任與義務。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