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野外台灣獼猴需要餵食? 學者:不要餵最好

環境資訊電子報
環境資訊電子報刊頭
2014 年11月1日

野外台灣獼猴需要餵食? 學者:不要餵最好

台灣獼猴吃香喝辣其實是學習而來的,圖為壽山上的台灣彌猴吃著蝦味先。(攝影:陳綺鄉)

從攤商中取食水煮玉米、茶葉蛋,從遊客身上搶奪蝦味先、洋芋片,台灣獼猴看似吃香喝辣,卻非其本性。雖然有些民眾基於善心,長期不厭其煩、花錢、花心力準備食物,確保台灣獼猴不會挨餓,卻可能引發一些效應,反而不利於獼猴。根據學者3年來於二水豐柏步道的調查,搶食不但造成人猴衝突,也增加不同位階猴子間的衝突。

» 閱讀全文

  

高吊15樓 原民、環團心繫重建人與土地關係

原青以行動劇表示不願地名再遭剝奪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發起「高吊反壓迫」行動,號召國內各領域的社運與原民團體在30、31日進行24小時內接力,輪番吊掛在15層樓高空中,並進行短講與演出。除了30日傍晚有土地正義議題場次外,31日凌晨5點後原民青年與環團陸續升高,也高呼要找回人與土地的關係。

» 閱讀全文

焦點新聞回顧

2013年穿越大戈壁。林義傑提供。

推薦讀者回應 |政府把關食不安? 詹順貴:重點在於落實有效稽查

陳瑞賓:

食安的問題,如果能把追討不當利得和懲罰性賠償也納入,應該會嚇阻很多不良業者。

» 閱讀全文

訂閱 / 退訂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Tel: (886)2-29332233‧ Fax: (886)2-2933-2120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吳岱芝、詹嘉紋、洪郁婷、鄒敏惠
網編:洪郁婷
※ 感謝 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 徵信網頁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壽山獼猴又多又壞? 學者:人類榜樣教出來的

環境資訊電子報刊頭
2014 年10月31日

壽山獼猴又多又壞? 學者:人類榜樣教出來的

壽山園區內,木棧道徘徊的台灣獼猴。(攝影:陳綺鄉)

一提到壽山上的台灣獼猴,立刻令人聯想到「搶食」、「入侵民宅」等負面形象,更有不少人認為壽山猴子太多了。根據最新一份調查顯示,柴山獼猴已超過承載量,其中1/3是因人類餵食而得以增加。29日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舉辦的「獼猴健康與族群經營管理研討會」,學者指出,人猴衝突跟猴群數量無關,「人類不當行為才是問題癥結!」

» 閱讀全文

  

重要棲地規劃說明會 盼苗縣邁向石虎穩定家園

石虎遭遇路殺、人為獵捕壓力。(攝影:林育秀)

石虎重要棲息環境規劃委辦計畫主持人,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裴家騏教授說明,石虎在一個世紀前遍布全台,時至今日僅剩苗栗有較穩定的族群,目前數量樂觀估計全台約有5百隻,已逼近族群最低可持續數量的下限。

» 閱讀全文

華光細部計畫審議 民間版感動都委小組

民間版簡報之一,對特二區的想法

華光社區全數夷平後,細部計畫案尚在討論中,30日上午北市都委會召開專案小組第2次會議,「華光民間版規劃方案研究小組」為爭取保留口字型宿舍與演武場,提出民間版方案,而小組決議再次開會討論,好好比較都發局版與民間版規劃,此案將延後送入大會。

» 閱讀全文

美研究:全球人口過剩 戰爭或疾病都「影響不大」

美國國家科學院表示,即使發生嚴重世界衝突或致命傳染病,全球人口數仍會超出地球資源所能供給。(來源:Sreejith K)

相較於減少人口數,研究認為,減少自然資源消耗和增加回收,是接下來85年間比較可能有效增加永續性的方法。「過去一世紀的全球人口增加太快,目前現存人口數就佔了地球所有曾經存在人口數的14%。從許多方面來看地球資源都是不夠用的,不只是糧食不夠吃,對氣候和環境也有絕對的影響。」

» 閱讀全文

【肉食輿圖】小豬的跨國之旅 肉品業全球市場崛起

全球食物價格比較圖。

大致上來說,全球各地以不同的速率增加對肉類的需求。另一方面,成長的經濟體如亞洲及其他地區,將成為約80%的肉品消費區。由於新中產階級的龐大需求,最大的消費區將會出現在中國及印度。

» 閱讀全文

【30而綠】|海洋減塑倡議者 荒野保護協會胡介申

胡介申與海洋廢棄物的合照。圖片來源:胡介申

而後,介申進入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系就讀,正式躍入廣闊的海洋世界。大學期間,他常常跟著教授出海、潛水。有一次,剛學會潛水的介申,和老師去夜潛,當他在水裡把手電筒關掉,看到成群帶著螢光的浮游生物和櫛水母的介申,就此被海底世界迷住了。

「我一直覺得教科書編輯的速度,趕不上海洋生態被破壞的速度!」乘船出海採樣的時候,看著採撈上來的垃圾,混雜來不及長大的魚蝦,讓介申深刻感受到海洋生態的迫切危機,而這些,教科書中鮮少提及。

» 閱讀全文

公共論壇|第七隻白鯨死亡之後

小白鯨blue吊起準備解剖。(圖片來源:海洋生物博物館)

館方只出示看似一切「合乎標準」的程序,但卻看不出館方想要「改善」和「檢討」的空間。根據館方和海景公司的說明可以知道,關於白鯨的醫療方式、生命品質狀態、如何避免感染、動物受到緊迫的處理方式、環境豐富化的方式及動物行為觀察…等,都是從這一年才開始做的改變。

» 閱讀全文

推薦讀者回應 |不要再搞BOT! 小琉球居民要求鵬管處停止可行性評估

Guest:

 我比較希望屏東縣政府優先解決非法民宿濫墾的問題,小琉球民宿太多,是因為非法的很多!

有很多非法民宿業者,濫墾濫伐的,屏東縣政府應該優先解決以保障合法者的權益。 大家都按法律來做,按都市計劃土地使用分區來做,就沒有問題! 小琉球的都市計劃土地使用分區很嚴格的,足以保護環境。 屏東政府跟鵬管處應該嚴格執法!!

» 閱讀全文

訂閱 / 退訂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 入Facebook粉絲團 |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Tel: (886)2-29332233‧ Fax: (886)2-2933-2120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 、詹嘉紋、賴品瑀、吳岱芝、洪郁婷、鄒敏惠‧網編:洪郁婷
※ 感謝 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 徵信網頁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從網路走向實體 「綠農的家」要打造新飲食革命

環境資訊電子報刊頭
2014 年10月30日

從網路走向實體 「綠農的家」要打造新飲食革命

綠農,郭金龍

10年前說服農友開始做友善土地耕作,並且建立「綠農的家」農產品產銷網路平台的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又有新的創舉。他將屏東市一個廢棄的幼稚園重新整理,把舊有建築和空地,改造成綠色經濟實踐的基地,成為綠農的家實體店面和綠色餐廳。

» 閱讀全文

  

20年環境倡議的實踐 洪輝祥的綠色經濟基地

綠農的家門市綠建築

屏東市舊糖廠的土地,近幾年在房地產投資推波助瀾下,高價建案不斷推出,但是在一棟棟高級住宅區的旁邊,卻有一塊被棄置無用的閒置空間,大樹環繞、廢棄建築佇立其中。今年5月,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向台糖承租下這片土地,開始打造他的綠色經濟實踐基地。

» 閱讀全文

彰濱事業廢棄物處理環差過關 環團求調查戴奧辛污染

會後吳麗惠與施月英再三請求環署署長魏國彥重視事業廢棄物處理與彰化地區污染問題

環署29日下午舉行272次環評大會,其中關於事業廢棄物便有兩案確認通過,一為彰濱工業區內資源回收處理中心環差,一為台灣電弧爐煉鋼業廢棄物共同處理體系環差,兩者皆位於彰濱工業區內,讓當地環團相當不滿,要求台北要負責自己的廢棄物,不要一直往彰化送,破壞彰化的農業與健康。

» 閱讀全文

【2014選舉 x 環境】學運世代的參政宣言 薛呈懿捍衛宜蘭農村價值

薛呈懿以太陽花象徵學運世代。(圖片來源:薛呈懿臉書粉絲頁)

蘭陽溪將宜蘭分隔為溪北和溪南,出生於冬山的薛呈懿,算是溪南人,在純樸的冬山成長,一直到大學才旅外,大三的一門課,打開他的視野,讓他經歷凱道農運的洗禮,邁入社運之路。今年318學運,鍛鍊他成為學運世代的一份子。8月,他決定投入縣議員選戰,從街頭尋求走入體制,打造新世代的民主政治。

» 閱讀全文

美保護瀕危非洲獅 戰利品狩獵將列管制

非洲獅。(來源:Arno Meintjes)

非洲獅有三大生存威脅,分別是棲地流失、獵物減少和人獅衝突的增加。透過禁止或管制進出口與州際商業活動,外來物種可受到美國瀕危物種法的保護;依據法令,美國也會推廣保育物種的名單資訊、研究,並贊助物種原棲國的保育工作以及人員訓練。

» 閱讀全文

環保撬動中國|拯救世界的50分之1:馬軍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

馬軍。

以前聽過台灣環保界某位前輩說,很羡慕在中國環保可以成為一個產業。那時候聽完之後不太瞭解這句話的深意。在中國(嚴格來說北京)環保界待了一年,才稍稍覺得這句話很有些意思。 在中國,比較少直接談「社會運動」,習慣性脫口而出時,似乎還有點駭人。在這裡談環保是基於「公益事業」的話語權庇護之下討論。規避政治風險,這個是前提。

» 閱讀全文

公共論壇|黑潮:先有賞鯨規範,再談開放船席位!

賞鯨標章

鯨豚屬於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現行法規中亦未針對賞鯨等活動規範擬出管理法源來管制騷擾,有關野外鯨豚接觸方式、時間、距離等規範,只停留在各個縣市業者間自律公約的程度,沒有任何罰則和有效的監督機制。總的來說,在法源不清及規範不全的環境下,賞鯨行為規範的約束力等於零!

» 閱讀全文

推薦讀者回應 |2011年食安危機:塑化劑風暴

HaMu Hung:

pc 耐熱溫度比pp高多了,除了塑化劑外,塑料可溶出的東西可多呢!同樣材質 不同廠家的添加劑也不一樣,只能夠說,少用還是好一點。

» 閱讀全文

訂閱 / 退訂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 入Facebook粉絲團 |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Tel: (886)2-29332233‧ Fax: (886)2-2933-2120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 、詹嘉紋、賴品瑀、吳岱芝、洪郁婷、鄒敏惠‧網編:洪郁婷
※ 感謝 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 徵信網頁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