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1月13日 良田成荒地 「土地計畫」徵收地上起舞 訴大埔四戶心聲
以舞蹈展演,將公民帶進土地正義抗爭現場,舞蹈家蕭紫菡所發起的「土地計畫」行動,11日於苗栗竹南大埔展開第二站,進行兩天公演。舞台現場遍及張藥房、朱馮敏與黃福記的房屋與農田原址等大埔事件中具意義的場景,場場吸引了上百位民眾前往欣賞。 復育濕地特有種 水社柳、水社擬茀蕨,落腳士林官邸日月潭畔務農的年輕農夫王順瑜,多年來復育水社柳有成,最近期以景觀生態復育方式,推向全國各公園池畔,首站即與台北市政府攜手,落腳士林官邸生態園區。 前天(11日)台北市工務局於生態池畔種下一公一母的水社柳,以及台灣蕨類教父郭城孟細心研究、復育的水社擬茀蕨,作為台灣濕地特有種復育的起點。 我們的島|後山人的生活意見一棵不一樣的聖誕樹、一個不起眼的茅草屋,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又蘊藏著什麼樣的期待?花蓮初英山下有個聚落,來自奇萊山的雪水,經過山上的水力電廠流入水圳,灌溉山腳下的農田。這裡不但是天皇米和芋頭的產地,村裡的老人家,更是各懷絕技。 我們的島|龜去何處
收容品質出問題,雖然研究人員努力搶救,死亡率還是相當高。讓適合重回野外的原生龜回家,緩解收容中心的壓力,是研究人員多年來,另一件心頭大事。兇手是人類,救援者也是人類,溫和的主角,只能靜默地面對波折。沒人知道故事將如何結束,只盼善良的主角,終能找到好龜宿...。 我們的島| 搶救日新老醫院
一地破碎瓦礫,朴子一棟老醫館,在怪手拆毀前,緊急搶救下來。嘉義縣朴子市,一群人站在門面拆毀的老醫院前,呼籲搶救古蹟,不要讓日式老建築再被拆除。 地方文化團體在發起搶救行動後,看見動人的醫館文化。他們不只要搶救老醫館,更要搶救消失的地方醫療歷史... 推薦讀者回應 | 瓜分化及零星化——台灣森林資源管理的危險信號洪友崙:我同意作者本文的論述;不過我認為"環境教育"只不過是生活教育的一支,而站在公共衛生與保健醫學的立場,涵蓋國土一半以上面積的森林覆蓋,及台灣在地球地理位置的特殊條件,是超高密度的多樣化生物棲息所在;所以說,應該把森林的價值放在生命永續的高點,而不只是經濟生產及環境教育的場域而已! 訂閱 / 退訂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 入Facebook粉絲團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